为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活力,5月28日上午10点,设计艺术学院创新讲坛学术交流分享会在C1-305教室举行。研究生辅导员牛思琦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学院120余名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学术盛宴。
本次分享会以"拓展学术视野,碰撞创新火花"为核心,采用主题报告形式,聚焦设计学科前沿动态与研究方法创新。活动特别邀请关鑫婷、李钰娟、张超等六位优秀在校研究生担任主讲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交叉领域、传统色彩创新应用等热门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关鑫婷同学从艺术疗愈的理论基础切入,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实践案例,展示艺术疗愈在心理健康、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显著成效,并展望其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发展前景。李钰娟同学则聚焦AI艺术创作,详细分析人工智能在模仿画风、音乐创作等方面的潜力,同时也深入探讨了AI艺术创作面临的版权归属、技术伦理等现实挑战。张超同学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新城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城市形态与公园热缓释能力的耦合关系,为城市热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理论参考。王子安同学针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创新应用,通过剖析春晚色彩系统,提出"视觉+文化""视觉+科技"等四大应用路径。赵燕琳同学系统梳理了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阐述其对现代设计的深远影响。苏炳怡同学则围绕AIGC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如何推动艺术设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六位主讲人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就研究方法、创新思路等问题与主讲嘉宾展开深入交流。
牛思琦老师在总结中对六位主讲人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本次讲坛不仅展现了研究生群体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敏锐的创新视角,更通过"朋辈分享+思维碰撞"的模式,为学院学风建设注入新动能。学院将持续构建"多层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体系,助力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